五年制高職(3+2)中高職共建分段制貫通人才培養的思索
蘭鵬富 孫長婷
(興安盟技師學院 興安盟烏蘭浩特 137400)
摘要:“3+2”分段制貫通人才培養模式作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中的創新實踐,通過明確培養目標、優化課程體系、強化專業共建、師資共培、大賽共育及資源共用等策略,有效提升了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品質和效率。該模式促進了中高職院校的深度合作與交流,加強了職業教育與產業需求的緊密對接,為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提供了堅實支撐。
關鍵字: 3+2分段制;貫通培養;專業共建;師資共培;大賽共育;資源共用
1.引言
現代職業教育隨著社會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需求的不斷增長而面臨的是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各職業院校為了順應這一趨勢,促進職業教育優質發展,紛紛在教育模式與合作機制上加以探索。這其中比較典型的有:“3+2”分段制貫通培養專業共建師資共培資源共用以及在人才培養產教融合文化傳承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成為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一些重要趨勢和關鍵路徑,對於滿足社會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3+2”分段制貫通培養
2.1 內涵解析
所謂3+2分段制貫通培養,即學生在完成中等職業教育三年的學習後,經過一定的選拔和考核,在進入高等職業教育兩年的過程中進行深化學習和實踐訓練,最終獲得高等職業教育學曆證書的一種中高職銜接的教育模式,它把兩個階段有機地銜接起來,在培養學生能力的同時,也為學生創造了一條比較系統學習的路徑。該模式在打破傳統中高職界限的基礎上,為使學生得到更全面的鍛煉和提高,為今後的職業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
2.2實施策略
明確培養目標:為保證兩個階段的教育內容相互銜接、互為補充,根據行業發展趨勢和企業需求,共同制定中高職一體化培養目標。優化課程體系:通過明確各階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教學方式,達到課程的有效銜接與遞進,構建中高職一體化的課程體系。加強實踐鍛煉。強化實踐教學環節,通過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等方式,為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職業素養提供更多實踐機會和崗位經驗。健全評價體系:建立包括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中高職綜合評價體系,注重綜合素質能力評價學生的綜合能力。
2.3成效評估
“3+2”分段制貫通培養模式的實施,有效提高了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品質和效率。一方面,該模式為學生提供了更加連貫、系統的學習路徑,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和職業素養;另一方面,該模式也促進了中高職院校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實現了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共用。
3主要內容及要求
3.1明確培養目標:
依據國家有關規定、公共基礎課程標準和專業教學標準,結合學校辦學層次和辦學定位,科學合理確定專業培養目標。注重學用相長、知行合一,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增強學生的職業適應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3.2規範課程設置:
課程設置分為公共基礎課程和專業(技能)課程兩類。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開齊開足公共基礎課程,包括思想政治、語文、歷史、數學、外語等。科學設置專業(技能)課程,課程內容緊密聯繫生產勞動實際和社會實踐,突出應用性和實踐性。合理安排學時:三年制中職、高職每學年安排40周教學活動。中職總學時數不低於3000,高職總學時數不低於2500。公共基礎課程學時占總學時的比例應滿足國家要求,同時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4專業共建
專業共建是通過合作,中高職之間或校企之間對某一類或某一類專業進行共建、發展的過程。這種合作模式對專業的辦學水準和教學品質的提高、對行業發展和企業需求的滿足都有很大的幫助。
4.1 實施策略
共同制定專業發展規劃和人才培養方案,根據市場需求和行業發展趨勢;合作開發共用、優化配置教學資源的專業課程和教學資源;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教師教學水準和科研能力不斷提高,教學水準不斷提高。
4.2.成效
促進了專業的創新與發展,提高了專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同時,也為行業和企業提供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與需求更加匹配。
5師資共培
所謂師資共培,即通過中高職院校之間或校企之間的合作,以共同培養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職業素養為宗旨,以增強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水準為目標的一種合作模式。這一合作模式對促進職業教育優質發展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5.1 實施方式
以互派教師為開端,聯合培養學生共同參加教學研討等多種形式,以增進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再者,利用各自的優勢資源為教師提供多樣化的培訓與學習機會,以促進教師專業成長。這樣,在相互協作中實現共贏。
5.2.成效
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準和職業素養,促使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不斷創新,增強了教師隊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教師的教學效果得到了更好的發揮。
6大賽共育
競賽教育是指通過合作,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改,中高職院校之間或校企之間共同舉辦、共同參與的技能競賽活動。這種合作模式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增強專業技能和專業素養都有很大的幫助。
6.1實施方式
舉辦“少而精”的中職競賽專案,提升高職院校競賽選手選拔品質,加快技能成果相互轉化,讓不同稟賦、不同發展興趣的學生能夠長期參與競賽。
6.2成效
中職三年是學生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得到了加強培養的階段,著力培養五年制畢業生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
7.資源共用
所謂資源共用,即中高等職業院校通過合作,實現對教學設施有圖書資料有網路資源等教育資源的共用與優化配置,進而提高利用效率與效益,並促進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通過這種合作模式,既有利於發揮教育資源的效用,又有利於增強職業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7.1 實施方式
建立資源共用平臺或機制;制定資源共用的規章制度和流程;加強資源共用的整合和優化配置工作。建立資源共用平臺或機制;制定資源共用的規章制度和流程;加強資源共用的整合和優化配置工作。
7.2 成效
提高了教育資源利用的效益和效能;促進了中高職院校之間的合作關係與交流;推動了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總之:3+2分段制貫通人才培養模式作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中的創新實踐,通過明確培養目標、優化課程體系、強化專業共建、師資共培、大賽共育及資源共用等策略,有效提升了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品質和效率。這一模式不僅促進了中高職院校之間的深度合作與交流,還加強了職業教育與產業需求的緊密對接,為培養更多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撐。未來,應繼續深化相關合作機制,創新教育模式,以更好地服務於經濟社會的發展,推動職業教育向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方向邁進。
參考文獻
1李訓貴,鄭玉清,劉楚佳.現代職業教育視閾下高職教育的功能定位及發展路徑[J].學術研討會2015(5).
2李明月.山東省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政策進展 [J]. 職業技術教育2015(27):25-31.
3張雲燕.普通本科院校“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財經類院校為例[J]. 學位論文2013.
4王劍平,柳見亮.高職“3+2”貫通培養模式幾個問題的探討[J]. 教育觀察(中旬)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