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技工參與技能競賽對職業發展的影響研究
李向前 淩玉
(臨沂市商業學校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本文深入研究了青年技工參與技能競賽對其職業發展的影響。通過非概率抽樣和問卷調查,收集了來自不同技工院校、職業院校、企業和技能競賽組織機構的580名青年技工的數據。運用描述性統計和回歸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技能競賽參與次數、獲獎情況與職業發展(包括職位晉升、薪資增長)之間的關係。研究結果顯示,青年技工參與技能競賽的次數和獲獎情況均對其職業發展具有顯著正向影響。此外,年齡和工作年限也表現出正向影響,而性別和教育程度的影響則不顯著。本研究為理解技能競賽在青年技工職業發展中的作用提供了科學依據,對政策制定、教育機構、企業及青年技工個人均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關鍵字:青年技工;技能競賽;職業發展;回歸分析;影響研究
基金專案:本文系2023年度山東省青少年研究課題“青年技工參與技能競賽對職業發展影響的評估和探究 ”(專案編號:23QSN062)的最終研究成果。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在當今快速變化的社會和經濟發展中,技能競賽在職業教育和技工培訓領域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技能競賽不僅為技工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才華和技能的平臺,同時也是他們獲取新知識、提升技能水準的重要途徑。隨著工業化和資訊化的深入推進,對於技術工人的需求日益增加,而技能競賽作為培養高素質技術工人的有效手段,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重視。
技能競賽的舉辦不僅激發了青年技工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也促進了企業、學校和社會之間的合作與交流。通過參與技能競賽,青年技工能夠接觸到行業內的最新技術和發展趨勢,拓寬視野,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同時,技能競賽還能夠為企業和學校提供選拔和培養人才的機會,推動整個行業的進步和發展。
(二)研究目的
本論文旨在深入探討青年技工參與技能競賽對其職業發展的具體影響。通過收集和分析相關數據,我們將研究參與技能競賽的青年技工在技能提升、職業機會、薪資水準等方面與未參與競賽的技工之間的差異。同時,我們還將探討技能競賽對青年技工的自信心、團隊協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等方面的影響。通過這些研究,我們希望能夠為青年技工的職業發展提供有益的參考和指導,同時也為技能競賽的組織和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三)文獻綜述
國內對於青年技工參與技能競賽的研究相對較少,但也有一些研究表明競賽經歷對青年技工的職業發展帶來了一定的正向影響。例如,吉林省人力資源技師學院王國強在《技工類院校技能競賽對學生就業能力的提升研究》一文中指出,職業技能競賽已經成為現階段職業教育中展示學習成果、提升專業能力、深化教學改革的重要舞臺青年技工而言,參加技能競賽既可以檢驗專業技能的掌握情況,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鍛煉自己的創新能力、合作能力、抗壓能力,對提高就業率也有積極幫助[1]。這些研究主要從技能提升、職業機會和薪資水準等方面進行了分析,並得出了一些有意義的結論。然而,這些研究大多側重於宏觀層面,對於青年技工這一特定群體的關注相對較少。此外,一些研究在數據收集和分析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導致結果可能不夠準確和全面。
因此,本文將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聚焦青年技工這一群體,採用更加科學和嚴謹的數據收集和分析方法,以更全面地探討技能競賽對青年技工職業發展的影響。通過對比分析參與競賽和未參與競賽的技工在職業發展各方面的差異[2],我們將更深入地瞭解技能競賽在技工職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並為相關政策的制定和實踐提供有力支持。
二、研究方法
(一)樣本選擇
本研究將採用非概率抽樣中的便利抽樣和滾雪球抽樣方法。首先,我們將從多個技工院校、職業院校、企業和技能競賽組織機構中挑選出一定數量的青年技工作為初始樣本。隨後,通過滾雪球抽樣,讓已參與調查的技工推薦其他符合條件的技工參與調查,以擴大樣本範圍。樣本的選擇將確保覆蓋不同背景、技能和競賽經驗的青年技工,以提高研究的代表性。
(二)數據收集方法
(1)問卷設計
問卷將包括多個部分,涵蓋青年技工的基本資訊(如年齡、性別、教育背景、工作年限等)、技能競賽參與情況(如參與次數、獲獎情況、競賽類型等)、職業發展情況(如職位晉升、薪資增長、工作滿意度等)以及個人感受(如自信心、團隊協作能力、創新能力等)。問卷將採用封閉式問題和開放式問題相結合的方式,以便更全面地收集數據。
(2)問卷發放與回收
問卷將通過線上和線下兩種方式進行發放。線上方式包括通過電子郵件、社交媒體和技工論壇等平臺將問卷鏈接發送給目標樣本;線下方式則包括在技工院校、企業和技能競賽現場發放紙質問卷。為確保問卷的回收率,我們將採取多種措施,如設置問卷填寫提醒、提供問卷填寫指導等。
(三)數據分析方法
1.描述性統計分析
首先,我們將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包括計算均值、標準差、頻數分佈等,以瞭解樣本的基本情況和特徵。同時,我們還將對技能競賽參與情況和職業發展情況進行交叉分析,以初步探討兩者之間的關係。
2.回歸分析
在因數分析的基礎上,我們將使用回歸分析方法來探討技能競賽參與情況與職業發展之間的關係。具體來說,我們將以職業發展相關指標(如職位晉升、薪資增長等)為因變數,以技能競賽參與情況(如參與次數、獲獎情況等)和因數分析提取出的主要因數為引數,建立回歸模型。通過回歸分析,我們可以量化技能競賽參與情況對職業發展的具體影響程度,並檢驗其顯著性。
三、數據分析與結果
(一)樣本描述
本研究的樣本包括來自不同技工院校、職業院校、企業和技能競賽組織機構的青年技工。樣本總數為580人,其中男性占75%,女性占25%。年齡分佈主要集中在18-3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4.52歲。職業背景方面,樣本涵蓋了多個技工領域,如機械製造、電子資訊、汽車維修等。這些樣本的多樣性有助於我們更全面地瞭解青年技工參與技能競賽與職業發展之間的關係。
(二)數據清洗與預處理
在數據分析之前,我們進行了嚴格的數據清洗和預處理工作,以確保數據品質。首先,我們刪除了填寫不完整或存在明顯錯誤的問卷。其次,對於存在缺失值的數據,我們根據數據的分佈和特徵進行了合理的插補或刪除處理。最後,我們對所有變數進行了標準化處理,以消除不同變數之間的量綱差異。
(三)描述性統計分析
通過對問卷數據的描述性統計分析,我們得到了以下結果:
技能競賽參與情況:樣本中有72.25%的青年技工參與過技能競賽,其中46.75%的人獲得過獎項。參與次數最多的為8次,最少的為1次。
職業發展情況:在職位晉升方面,62.25%的樣本在過去3年內有過晉升經歷;在薪資增長方面,56.45%的樣本表示自己的薪資在過去3年內有所增長。
其他變數:我們還對樣本的年齡、性別、教育程度、工作年限等變數進行了描述性統計分析,發現這些變數在樣本中分布較為均勻。
(四)推斷性統計分析
為了探究青年技工參與技能競賽與職業發展之間的關係,我們使用了回歸分析方法。我們建立了以職位晉升和薪資增長為因變數,以技能競賽參與情況(包括參與次數和獲獎情況)為引數的回歸模型。同時,我們還考慮了年齡、性別、教育程度和工作年限等控制變數的影響。
(五)回歸分析結果顯示
1.回歸數據處理
線上性回歸模型的評估結果中,關鍵指標如均方誤差(MSE)、均方根誤差(RMSE)、平均絕對誤差E)、百分比誤差(MAPE)以及決定係數(R²)提供了模型性能的全面視角。從給出的數據來看,訓練集與測試集上的表現呈現了一定差異,但整體上展現出了一定的預測能力。
2.線性回歸模型對測試數據的預測情況
技能競賽參與次數對職位晉升和薪資增長均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即參與技能競賽次數越多的青年技工,其職位晉升和薪資增長的可能性越大。
獲獎情況也對職位晉升和薪資增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獲得過獎項的青年技工在職位晉升和薪資增長方面表現出更好的表現。
控制變數中,年齡和工作年限對職位晉升和薪資增長有正向影響,而性別和教育程度的影響則不顯著。
四、結果解釋
通過回歸分析的結果,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青年技工參與技能競賽對其職業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參與次數越多、獲得獎項越多的青年技工在職位晉升和薪資增長方面表現出更好的表現。這可能是因為技能競賽為青年技工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才華和技能的平臺,有助於他們積累經驗和提升技能水準,從而在職場上更具競爭力。
年齡和工作年限對職業發展也有一定的影響。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工作年限的增加,青年技工在職業發展和薪資增長方面表現出更好的表現。這可能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工作經驗的積累,青年技工的技能水準和綜合素質得到了提升,從而在職場上更具競爭力。
性別和教育程度對職業發展的影響在本研究中並不顯著。這可能是因為樣本的多樣性和複雜性導致的結果差異。在未來的研究中,我們可以進一步探討這些因素對職業發展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
綜上所述,青年技工參與技能競賽對其職業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通過參與技能競賽,青年技工可以積累經驗和提升技能水準,從而在職場上更具競爭力。同時,我們也需要注意其他因素對職業發展的影響,並採取相應的措施來促進青年技工的職業發展。
五、討論
(一)研究發現的意義
本研究的結果顯著豐富了關於青年技工參與技能競賽對其職業發展影響的理論框架。它驗證了技能競賽作為技能提升和職業發展的重要途徑,強化了“實踐出真知”的教育理念。通過定量數據分析,本研究不僅確認了技能競賽參與次數與獎項獲得對職業發展的正向促進作用,還揭示了年齡與工作經驗的累積效應,為理解青年技工職業發展動力提供了新的視角,修正了以往可能過於簡化的理論模型。
從實踐角度看,本研究的發現對政策制定者、教育機構、企業及青年技工個人均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政策制定者可依據研究結果,加大對技能競賽的扶持力度,通過政策激勵促進更多青年技工參與,進而提升整體技能水準。教育機構可優化課程設置,融入更多競賽元素,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企業則應重視技能競賽人才的引進與培養,構建更加公平、透明的晉升機制。對於青年技工個人而言,本研究激勵他們積極參與技能競賽,通過不斷挑戰自我來提升職業競爭力,實現個人職業目標。
(二)研究結果與預期的對比
在進行本研究之前,我們基於現有文獻和初步觀察,提出了一系列假設,其中核心假設之一是青年技工參與技能競賽的次數與獲獎情況將顯著促進其職業發展。通過實際的數據分析,我們發現這一假設得到了強有力的支持。具體來說,參與技能競賽次數越多、獲得獎項越多的青年技工,在職位晉升和薪資增長方面確實表現出了更好的表現,這與我們的預期高度一致。
然而,在對比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與預期存在差異的方面。首先,我們原本預期性別和教育程度可能會對職業發展產生顯著影響,但研究結果卻表明這兩個因素在本研究中並不顯著。這可能與樣本的多樣性、複雜性以及不同行業、地區的差異性有關。例如,某些行業可能更注重實際技能而非學歷背景,或者性別在職場中的差異正在逐漸縮小。
對於這一顯著差異,我們深入剖析了背後的社會、經濟和個人因素。從社會層面來看,隨著社會的進步和觀念的轉變,越來越多的行業開始重視實際能力和工作表現,而非僅僅依賴學歷或性別標籤。從經濟層面分析,技能競賽作為一種有效的技能提升途徑,其影響力正在逐漸擴大,為青年技工提供了更多展示自我和獲得認可的機會。此外,個人層面的因素也不容忽視,如個人興趣、動機和努力程度等,都可能對職業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六、結論
綜上所述,本研究通過嚴謹的數據收集與分析方法,系統探討了青年技工參與技能競賽對其職業發展的多方面影響。研究結果表明,青年技工積極參與技能競賽能夠顯著提升其技能水準、增強自信心、培養團隊協作能力和創新能力,進而在職位晉升和薪資增長方面表現出更加優越的職業發展態勢。這一發現不僅驗證了技能競賽作為技能提升和職業發展的重要途徑的有效性,也為職業教育和技工培訓領域提供了新的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
本研究的核心貢獻在於,通過定量分析方法,具體量化了技能競賽參與次數和獲獎情況對青年技工職業發展的正向影響,揭示了年齡和工作年限等控制變數在職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時指出了性別和教育程度在本研究中的非顯著性影響。這些發現為政策制定者、教育機構、企業及青年技工個人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和啟示。
未來,我們建議進一步深入研究技能競賽對不同行業、不同技能領域青年技工職業發展的具體影響,以及探索更多促進青年技工職業發展的有效途徑和策略。同時,希望本研究能夠引起社會各界對技能競賽和職業發展的廣泛關注,共同推動青年技工隊伍的整體素質提升和職業發展進步。
參考文獻
[1]王國強.技工類院校技能競賽對學生就業能力的提升研究[J].科技風,2021(8):127-133.
[2]孟亞娟.依託技能競賽提升高職學生就業能力的路徑研究[J].林區教學,2023(7):44-47.